您现在的位置: 中医治疗肿瘤最好的医院>> 唐山市血液病医院>> 白血病治疗

白血病治疗的发展史,近代以来人类对血癌的抗争史

文章来源:www.aizheng120.com 更新时间:2025年06月22日

石家庄中医治癌分享健康资讯、传播医学知识、探索生命奥妙、找寻养生之道、邀请名家讲解、解答患者疑难,石家庄栋霖医院电话:0311-85666133 微信号:578519196或者1151591580、QQ号1151591580

白血病治疗发展史是一部人类对抗“血癌”的史诗,见证了从绝望深渊到充满希望的漫长征程。以下是关键阶段的深度解析:

一、蒙昧与绝望:早期认知与无效探索(19世纪前 - 1940年代)

疾病认知的萌芽(1845-1900)

里程碑发现:1845年苏格兰医生约翰·贝内特(John Bennett)和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·菲尔绍(Rudolf Virchow)几乎同时独立描述白血病,菲尔绍正式命名“Leukämie”(希腊语:白色血液)。

治疗真空:此时仅能依赖放血术、砷剂(福勒氏液)等传统疗法,患者多在诊断后数月内死亡,5年生存率近乎为零。

放疗的初试(1903-1920s)

德国医生威廉·康拉德·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后,1903年尝试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(CML),虽能缩小脾脏、缓解症状,但副作用大且无法根治,仅短暂延长生存期。

二、化学治疗的曙光:从“毒气”到救命药(1940s-1950s)

氮芥的意外突破(1943)

战争遗产:二战中氮芥毒气受害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,启发耶鲁大学的古德曼(Goodman)和吉尔曼(Gilman)将其用于淋巴瘤/白血病治疗,成为首个化疗药物(1943年试验,1946年发表)。

叶酸拮抗剂的革命(1947-1953)

西德尼·法伯(Sidney Farber)发现叶酸促进白血病进展,转而使用其拮抗剂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,10例中有5例获得暂时缓解,标志现代化疗纪元开启。

衍生药物甲氨蝶呤(MTX)成为后续联合化疗基石。

三、联合化疗与治愈可能:生存率首次飞跃(1960s-1980s)

“鸡尾酒疗法”的诞生

Emil Frei等首创VAMP方案(长春新碱、氨蝶呤、6-巯基嘌呤、泼尼松),显著提高ALL缓解率。

后续发展出更强方案如POMP(1965)、BFM方案(德国,1976),使儿童ALL的5年生存率从0%跃升至50%以上。

支持治疗的进步

血小板输注(1960s)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-CSF,1980s)降低感染出血风险,使高强度化疗成为可能。

无菌病房与抗生素升级进一步保障治疗安全。

四、骨髓移植:根治性治疗的里程碑(1956-1990s)

理论与技术奠基

1956年托马斯(E. Donnall Thomas)首次尝试骨髓输注,早期因排异反应失败率高。

HLA配型系统发现(1958)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(1983)应用,大幅提升移植成功率。

从实验到临床常规

1977年托马斯团队报道100例移植结果,证实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。

1990年托马斯获诺贝尔奖,异基因移植成为高危/复发白血病的根治手段。

石家庄中医治癌分享健康资讯、传播医学知识、探索生命奥妙、找寻养生之道、邀请名家讲解、解答患者疑难,石家庄栋霖医院电话:0311-85666133 微信号:578519196或者1151591580、QQ号1151591580

五、靶向治疗时代:精准打击癌细胞的革命(2000s至今)

伊马替尼(格列卫)的划时代意义(2001)

针对CML的BCR-ABL融合基因,将CML从致死病转变为需长期管理的“慢性病”,10年生存率**>85%**,获2017年“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”。

靶向药物爆发期

FLT3抑制剂(米哚妥林,2017)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。

BCL-2抑制剂(维奈克拉,2016)突破老年AML治疗瓶颈。

表观遗传药物(阿扎胞苷、地西他滨)改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(MDS)治疗格局。

六、免疫治疗:重塑抗癌格局(2010s至今)

单克隆抗体崛起

利妥昔单抗(抗CD20,1997)开启B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。

双特异性抗体(Blinatumomab,2014)通过连接T细胞与癌细胞,显著提升ALL疗效。

CAR-T细胞疗法:活体药物

2017年全球首款CAR-T(Kymriah)获批用于复发/难治儿童ALL,完全缓解率**>80%**。

2024年通用型CAR-T(UCAR-T)进入III期临床,有望解决个体化制备瓶颈。

七、未来前沿:从治愈疾病到治愈患者

表观遗传与基因编辑

CRISPR技术探索基因矫正疗法,临床试验已在β-地中海贫血中成功,向白血病拓展中。

组蛋白修饰剂(如SNDX-5613)靶向MLL基因重排白血病。

微小残留病(MRD)导向治疗

流式细胞术、二代测序(NGS)检测MRD指导治疗降级或强化,实现个体化干预。

人工智能与多组学整合

AI模型预测药物反应、优化移植方案;多组学(基因组+蛋白组+代谢组)揭示耐药机制。

总结: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治疗史诗

时代 关键突破 代表技术/药物 生存率变化
蒙昧期(1845前) 疾病认知空白 放血术、砷剂 近乎0% (数月生存)
放疗时代(1903) X线缓解症状 放射治疗 短暂延长生存
化疗萌芽(1940s) 首款化疗药问世 氮芥、氨蝶呤 出现短期缓解
联合化疗(1960s) 治愈儿童ALL VAMP、POMP方案 儿童ALL >50% (5年)
移植时代(1970s) 异基因移植成功 HLA配型、环孢素 部分患者长期无病生存
靶向治疗(2001) CML转型为慢性病 伊马替尼 CML 10年生存率 >85%
免疫治疗(2017) 细胞疗法实现深度缓解 CAR-T、双抗 R/R ALL缓解率 >80%

白血病治疗史的本质,是人类将生物学发现转化为生命希望的历程——从无差别杀伤的化疗,到精准靶向的“智能药物”,再到调动免疫系统的“活体疗法”。今日的临床挑战已从“能否生存”转向“如何高质量生存”,未来十年表观遗传调控、通用型细胞疗法等突破,或将让“治愈”成为绝大多数患者的现实。

石家庄栋霖医院电话:0311-85666133 微信号:578519196或者1151591580、QQ号1151591580

文章:编辑105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!